長期以來,地質工作在國家經濟建設中扮演著重要的基礎性作用。地質隊員們在遠離都市繁華的深山大川中,與山河為伴,和巖石為友,披星戴月進行勘探開掘,為國家創造了巨大經濟價值,如此鮮活的經歷是文學創作的絕佳素材。
以地質隊員生活為主題創作長篇小說,可以說是作家劉虎的夙愿。在近日由明天出版社推出的新作《金色日出》中,他選擇以山東省地礦局第六地質大隊為原型,通過鹿家三代人的故事,講述了甘于奉獻、勇于創新的地質人如何用雙腳在大地深處測量大地,謳歌了代代相傳的地質精神。
劉虎出生并成長于地質大院,年幼時起便與父母聚少離多,他對地質家庭中的愛與難感慨尤深。因此,在創作之初他便決定讓小說貼著兒童最真實的情感需求去寫,一開場便將小男孩鹿波的家庭矛盾攤開。剛放暑假的鹿波對爸爸媽媽要帶他和弟弟去天安門廣場看升國旗而滿懷期待,結果爸爸因工作無法回家,弟弟突然發高燒,媽媽也憤怒得想要離開。接二連三的困難和一地雞毛的瑣碎使得這個家庭將何去何從,引起了讀者的揪心,但作者并未將筆觸在此停留太久,而是緊接著打開了記憶的閘門,將爺爺鹿泰山這位第一代地質人的往事娓娓道來。原來,鹿泰山曾經率隊發掘大型金礦,是整座城市興起的見證人和奠基者。但由于長期在野外工作,使他的內心充滿了對家庭的牽掛和愧疚,父子兩代人的記憶在此交匯,深化了讀者對地質隊員生活中悲歡離合的理解。
對兒童文學作品而言,少年獨自遠行往往意味著真正成長的開始,當鹿波從家里跑出來,獨自前往遠在威海的礦山工區尋找爸爸時,故事也迎來了新的發展高潮。在有關金礦發掘的情節中,作者把大量實地勘探場景以輕松易懂的方式呈現出來,不但打開了讀者對于地質勘探事業的科學認知,更重要的是鹿波也真正理解了爸爸,消弭了情感的隔閡。
在后記中作者說,地質人的故事實際上與“崇高”“偉大”無關,而更多關乎人的責任擔當和職業精神。在《金色日出》中,作者借鹿泰山之口,宣揚著真正的職業精神,踐行了“不畏艱險,百折不撓,勇于創新,把磨難當作鍛煉和提升的機會,把自己活成了一座富礦”,而鹿小海成為一名地質隊員則經過了由怨到愛的轉變。對他們而言,實現夢想意味著“責任”“代價”并存,但他們一旦投入,便不會后悔。正是這些充滿職業精神的時刻,使讀者明白,讓幾代地質人之所以堅定投身宏大事業,是一個人的性情使然。
也正如地質勘探發掘一般,《金色日出》的創作經歷了漫長的孕育與等待,但最終作者很好地完成了最初的設想。劉虎敏銳地關注到當前地質題材故事中的空白之處,將“少年成長”母題與一代代地質人所傳承的“精神信仰”融為一體,以冷靜客觀的筆法和高度專業的知識科普,帶領讀者走近巖石深處的斷裂、蝕變,重現了地質人身上的職業精神,使作品呈現出一種昂揚向上的堅定質地,是兒童文學探索如何書寫重大題材的又一次重要突破。
(作者系魯迅文學院培訓部教師)
《中國教育報》2024年06月26日第10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kipbe.com All Rights Reserved.